8月,老城厢文庙路号的刨冰店生意热络。盛极时,店主黄琴一家每晚要多熬十来锅绿豆红豆,掌着火候撑到次日凌晨两三点。
文庙路街区,比邻老西门,随着近期旧区改造推进,迎来了一波老上海“回忆杀”。自去年下半年文庙街区改扩建工程启动,就常有市民前去寻味童年;近期,随着文庙所在地块完成旧改征收,更多市民纷纷闻讯赶来打卡留念。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年出生的楼先生用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歌词作答:“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
回忆关联着告别,告别却不是结尾。城市更新固然意味着视觉上的焕然一新,但上海弄堂、老城厢的内核总能以不同形式绽放旺盛的生命力。
比如,刨冰店土法调制、独一无二的老上海味道,动漫店和旧书店的老顾客社交圈,这些经年沉淀下来的“上海味”很难因物理层面的变化而消失。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不少小店都尝试在周边择址重新开张,也不乏有心人时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bwzh.com/hdcf/63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