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_红豆养生_红豆吃法_ >> 红豆吃法 >> 正文

金岗岭上红豆杉冠盖如云

  • 来源:不详
  • 时间:2021-10-5 16:19:04

金岗岭上,红豆杉冠盖如云

文:汪森艳

从沱川篁村溯溪而上,途经两座石拱桥,远远望去,山岗上有一片茂密的森林,依托着山体,盘成一条卧龙。

供图:汪丽红

越走近,林子的轮廓越清晰,里面生长着樟树、香枫、红楠、女贞等珍贵树种,画龙点睛的则是村口20余棵红豆杉。四季常青的红豆杉,在深秋以后结满了果子,这一抹红,可远观,可近品,比红枫更可爱,更诱人。

在一排红豆杉的背后,是被三米多高石墙围住的金岗岭村。原居石墙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依稀还可以认出三扇石门。这种城堡式的布局在婺源绝无仅有,这是一座有少数民族风格的神秘山寨。金岗岭村以前叫金源村,原住民和汉朝匈奴族金日磾后裔有着关联。传说金姓在五代十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南迁至这个山岗上,筑起坚固的石墙。金家在沱川衰败后,汪姓才迁入繁衍至今。

供图:汪泽峰

山民们一代一代的保护着红豆杉,就像树的年轮一圈一圈的扩散,树长空心了,年轮也就无法记录是谁最先种了这批冠盖如云的红豆杉群。人们只知道,是红豆杉在村口屹立千年,遮挡住了山岗上的大风,见证了村庄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较快,建房需求激增,人民公社在金岗岭村办起了砖瓦窑。踏着“破四旧”的浪潮,村子周围的一棵棵大树,被砍了用来烧窑。金岗岭的村民顶住压力,投入苦力,宁愿到深山老林去砍柴来烧窑,才保住了今天村口核心区的名木古树。或许,正是婺源人对古树的敬畏和尊崇,对生态环境的朴素情感和公共认同,今天在全县乡村才能见到这么多风景林,才能栖息这么多珍稀鸟类。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春风吹进金岗岭,让这偏僻闭塞的世外桃源防不胜防。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媳妇娶不进来,女儿又嫁了出去,导致光棍四五个,低保六七家,整个村子暮气沉沉,看不到希望。

供图:汪泽峰

所幸的是年,红豆杉被国家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年,县政府对金岗岭的红豆杉全部挂牌保护,也是这一年村庄通了马路。通过新闻的陆续报道,向世人揭开了金岗岭村的神秘面纱,这个小小的村庄竟然有这么多“国宝”,其中还有上饶市“树王”。跨过金岗岭古道,山的那边开发出了卧龙谷景区,游客接踵而至、异常火爆,先吃上旅游饭的村民,给了金岗岭人无数的遐想。

红豆杉的芬芳,开始吸引乡贤落叶归根,有经商的成功人士,有退休老干部,有非遗传承人,也有慕名而来的客商。他们的选择,给村庄发展带来了资本,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在他们的带领下,利用新农村建设机会,包装谋划了一批项目,引导全村人无偿投资投劳近万元,新建停车场、卫生公厕、旅游步道,修复石板古道,改网改电,村庄基础实施日渐完善。更重要的是,全面拆除了搭建在红豆杉群里的旱厕、牛栏和鸡舍,拆除了一批空心房,废弃房,村庄面貌为之一新。

供图:汪泽峰

于是,国家森林步道、最美森林民宿、省级森林乡村、十大避暑胜地,各种荣誉接踵而至。这些荣誉颁发给了金岗岭村,实际上属于红豆杉群。

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在地球上已有万年的历史。它是42个国家共同的“国宝”,也是世界公认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

供图:汪泽峰

在闻癌色变的今天,有红豆杉这群保健医生,让金岗岭成了远近闻名的无癌村。经过整治和打造后的金岗岭,清风徐徐,和谐宜居,兼具养生和避暑功能,还不收门票,吸引了大量写生学生和自驾游客。

在能人带领下,依托生态环境带来的人气,越来越多的村民勇闯市场,吃上“生态饭”“旅游饭”。村子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人人踊跃入股,绿茶、蜂蜜、红豆、冷水鱼、干笋成为金岗岭著名特产,畅销外地。

把养蜂当作兴趣爱好30年的农民汪国珍,赶上了好时代,蜂蜜从卖不出去到供不应求,年产数百斤,净收数万元。这样的例子在金岗岭数不胜数。婺源绿茶实现了种植、采摘、加工、产销一条龙,全村在县外经营茶叶专卖店的达到5户,全村户均茶业收入达元。冷水鱼塘,户均超过一座,每年每户产生效益近元。红豆山庄、雨林山居成为全国最美森林民宿,深受游客欢迎。

供图:婺里徽音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冬日暖阳下,人们在树底捡苦槠做豆腐,捡红豆泡酒,收获着生态带来的红利。冠盖如云的红豆杉群能遮风挡雨,绿水青山成了金岗岭百姓的幸福靠山。

一夜成名后,野生红豆果一斤能卖超过元,有些人家采摘红豆月收入过万元。受利益驱使,个别村民竭泽而渔,他们爬树采摘红豆,不仅危险,而且攀折树枝,给古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

难能可贵的是富而不忘本。为了保护红豆杉,村民集体商议,拟定和发布公告,禁止上树采摘红豆,让古树休养生息。于是,杉树之间松鼠跳跃,鸟儿成群,他们将红豆杉的种子播种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也开始学习嫁接和育种,种植了一批小红豆杉,现在也结出红豆果,可以让游客体验生态采摘。嗯,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不仅如此,在水口林里,竹子以旺盛的生命力,冲破古树的云霄,挤占了大片阳光。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让古树生长有空间,村民们经过商议,砍去了野蛮生长的竹子。

金岗岭村的水资源比较少,农村饮水工程之后,村里开风气之先,建了消防栓,给家家户户安装水表,倡导“近山不可枉烧柴,近河不可枉用水”,促成村民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

图:汪泽峰

随着未来德上高速的建成通车,沱川将设出口,金岗岭的人们像红豆杉一样,捧着一颗红心,去迎接乡村振兴。

谢谢阅读

婺里徽音

邮箱:

qq.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bwzh.com/hdcf/630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红豆_红豆养生_红豆吃法_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