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将红豆嵌入相思,他不是第一个,但他无疑是最令人感动的那一个。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名叫王初桐的小秀才和六娘正在嬉笑玩闹。正应了李白的那句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王初桐新学了一首诗,王维的《相思》,下了学堂以后,他兴冲冲地拿着一颗红豆朝六娘的家里跑去。王初桐略显羞涩地看着六娘说道:“这不是普通的红豆,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一颗名为“相思”的种子从此在两人心里生根发芽。王初桐和六娘就这样在静好岁月中慢慢地长成了大人的模样。小秀才变成了大秀才,六娘也出落得更水灵了。昔日青梅竹马的玩伴此时走在路上却不敢相认了。小时候在一起玩耍也就罢了,长大后的他们都需要顾及礼教秩序。出生于大户人家的六娘是不被允许和穷秀才走在一起的。两颗相爱的心始终无法抵抗父母之命。六娘由父母做主,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富庶人家。王初桐伤心之余,离开了家乡,一门心思全用在了科举考试上。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王初桐,科举之路远比他想象的艰难。直到48岁,王初桐才获得了二等功名,任职四库全书的誊录官,后又陆陆续续任了知县、同知等官职。已是暮年的王初桐思乡心切,虽然同僚们竭力挽留,他依然决意退隐,身居方泰,著书立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初桐再遇六娘,两人各自诉说了经年离别的遭遇。王初桐不知道的是,六娘当初所嫁实非良人,丈夫游手好闲,家产很快便挥霍一空。夫家落败,六娘也流落到了勾栏之所,通过卖艺来维持生计。数年之后,六娘赚到了足以维持生活的钱,便离开了勾栏之所,过上了清幽的日子。一次错过,终生遗憾。这次相遇,王初桐已然儿孙满堂,六娘却是孤身一人。当下的他们再也没有了年少时光的青涩与懵懂。岁月侵蚀,风华不再。过了适宜的年纪,饱经风霜的两个人绝口不提爱情。只是从此,王初桐多了一个名号:“红豆痴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bwzh.com/hdzl/63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