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_红豆养生_红豆吃法_ >> 红豆食谱 >> 正文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

  • 来源:不详
  • 时间:2015-4-16 15:06:41
花期6-7月,果期7—8月

灯心草

生于山谷草丛或林下、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

延伸阅读:

功能主治:燥湿散寒,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用量3-6g

结语: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是不是对红豆蔻的药用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们知道红豆蔻的使用是有一些禁忌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上介绍的红豆蔻的药方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性的使用,希望文章介绍的方药能帮助这类病症的患者早日康复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m,叶2列,狭长椭圆形, 长30-60cm,宽8一14cm,先端急尖,两面无毛或背面有长柔毛;叶柄细短;叶鞘抱茎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密生短毛;花 绿白色,花萼筒状,长4-8mm,3裂;花冠筒长6-10mm,裂片矩圆形,长12-l6mm,先端呈兜状;唇瓣倒卵状匙形,先端 深2裂,边缘具缺刻,白色,具浅粉红色条纹蒴果椭圆形,肉质,熟时橘红色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黄酮、皂甙和脂肪酸等;挥发油中 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1'-acetoxychavicol acetate)、 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酸酯(1'-acetoxyeugenol acetate)、丁香烯环氧物(caryophyllene oxide)、丁香醇ⅰ、ⅱ(caryophyllenolⅰ、ⅱ)等

7.《玉楸药解》:红豆蔻,调理脾胃,温燥湿寒,开通瘀塞,宣导瘀浊,亦与草豆蔻无异,而力量稍健,内瘀极重者宜之上热易为鼻衄、牙疼之家,尽属中下湿寒,胆火不降,当温燥中下,候上热不作而用之去壳研用

地肤子

各家论述

3.《本草纲目》:治噎膈反胃,虚疟寒胀,燥湿散寒红豆蔻,李东垣脾胃药中常用之,亦取其辛热芳香,能醒脾温肺,散寒燥湿消食之功尔

红豆蔻可能我们不太能了解是什么东西,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但是我们会觉得它的名字很是特别,有想要了解的冲动其实大家有所不知红豆蔻是一类中药材,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红豆蔻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赤小豆

2.《本草拾遗》:治肠虚水泻,心腹绞痛,霍乱,呕吐酸水,解酒毒

性味:性温,味辛

茵陈

冬瓜皮

1.《药性论》:治冷气腹痛,消瘴雾气毒,去宿食,温腹肠,吐泻,痢疾

6.《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汗斑

采制:秋季采收果实,晒干用时去其果皮

性状:果实长圆形,长o.7-1.2cm,直径4-8mm;表面 黄棕色或红棕色,顶端有淡黄色宿萼,基部有呈凹点状的果柄痕;果皮易碎种子6粒,呈多面形,种皮暗棕色,微有光泽有 香气,味辛辣

5.《医林纂要》:温中散寒,醒脾燥湿

别名:山姜子、红扣

4.《本经逢原》:止呕进食,大补命门相火

来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 willd.的果实

通草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ibwzh.com/hdsb/16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红豆_红豆养生_红豆吃法_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